地衣荒物X藺子X趴趴兆帶路人
荒郊野編第二彈:苑裡藺草編織。
–
這次地衣荒物跟趴趴兆要來帶大家透過平埔族的歷史文化發展看台灣的藺編文化,很榮幸可以跟苑里的自創品牌「藺子」合作,整個旅程會從車上就開始進行移動式的講座,跟著沿途風景帶大家深入了解藺編的歷史背景,一直到實際參與藺草的收割、脫草褲、拔草與槌草,在老街大快朵頤美食後,跟著藺子的怡雅老師與當地的阿姨職人們,一起學習藺草編織的課程,這次要來編織的工藝品是早期的牲禮籃縮小版,這是藺子去年為了地衣荒物所舉辦的大稻埕荒物展所設計的未上市作品,牲禮籃是台灣早期農村生活不可或缺的民生用品,在市場的肉販會拿來裝魚跟豬肉,農家會拿來裝水果或野菜,單純依靠編織的技術跟植物強韌的纖維,不靠一根釘子或黏著劑,使用來自土地的素材跟雙手製作出來,是一份我們土地所傳承下來的技藝,縮小版的藺編設計,將這份技藝保存下來,成為花器或是置物籃,在現代的使用中持續傳承下去,我們想邀請大家,一起在逐漸荒涼的傳統文化中,將這些故事編織起來,在苑里的田中,荒郊野編。
「走進田野,跟土地說話,雙腳踩進土裡,肌膚聽著風的聲音,手心撫摸著陽光,人與人之間的纖維編織在一起,成為我們跟土地的觸覺路徑。」
如果有非台北人想參加,想直接約在苑裡的朋友也很歡迎,但因為行程中有規劃遊覽車上的講座跟活動可能就會無法參與到,關於這方面去程或回程的安排,或是費用上調整的等等問題,都歡迎至粉專私訊與我們討論,或在營業時間電洽02-25502270,期待您的踴躍報名,謝謝。
≡主辦單位|地衣荒物 Earthing Way
「地衣」是是生物在開疆闢土的時候第一個長出的植物,也是土地的衣服。
「荒物」是指使用原始素材製作的生活器物,「地衣荒物」就是為自己的土地穿上衣服,讓物品回到最原始的樣子,有反璞歸真跟守護土地的含意。
地衣荒物是一間台式的荒物選品店,店內販售許多當代工藝家作品,與本土早期的民常生活庫存老件,陶瓷食器、木刻餐具、金屬鍛敲、編織器皿、氣味香氛、民常老件、還有服飾配件與首飾雜貨等多樣化的生活選品,也有部分日本的合作品牌。另外也不定期舉辦主題展覽、工作坊與講座,近期更積極推動下鄉農事體驗的編織課程旅行系列活動,希望將傳統的本土風格重新整理呈現,成為一間以土地的記憶為根本,推廣文化拾荒的選品店與展演空間。
≡協辦單位|藺子
『所有的藺草作品都是我們的孩子,希望他找到一個新的家,大家會好好珍惜他,像家人般對待他。』
藺子的作品乘載著編藺人掌心的溫度以及堅定的理念,我們扎實地完成每道工序,只為傳遞苑裡藺草產業曾為當地帶來繁榮經濟,距今六十多年前甚至成為台灣外銷特產的主力,無奈工業的發展逐漸取代傳統的手編技藝,產業一度沒落了三四十年。目前擁有藺編技術的婦女大多介於60至90多歲之間,不僅人才斷層嚴重,藺編製品的販售價格也很難符合人力成本,甚至與進口的草編品低價競爭,導致願意投入產業的年輕人不多,再這樣下去,屬於台灣的珍貴資產將在我們的生活中逐漸逝去⋯⋯。
藺子的創辦人秉持著希望產業能永續發展的初衷,促成了藺子的誕生。目前與藺子配合的編藺人共有21位,我們仍努力地在尋找更多合作對象,透過合理的收購價格與設計加值,提升產業的競爭力,為在地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風土帶路| 趴趴兆帶路人
趴趴兆帶路人,花蓮師範學院特教系畢業
斜槓人生:老師/帶路人/顧問/奶爸/電商
從2011年起,設計過超過100場小旅行。台灣各地社區小旅行工作坊講師、顧問。共計超過一百個社區與團隊之講師與顧問。現為兩個孩子的爸與趴趴兆帶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