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田野,跟土地說話,雙腳踩進土裡,肌膚聽著風的聲音,手心撫摸著陽光,人與人之間的纖維編織在一起,成為我們跟土地的觸覺路徑。」
–
這次地衣荒物與趴趴兆帶路人合作,要帶大家一起到嘉義的田地郊遊,進行「農事體驗」與「草墩子」的稻稈編織課程。觸覺是透過人體最大的器官「肌膚」所感知到的感覺,透過實際接觸土地,踩進田裡幫忙務農,我們能感受來自土地的滋潤,了解編織的素材是來自哪裏,過程中會由帶路人講解台灣的風土故事,在交通時間進行移動講座「傳統時代的編織生活應用」,也會跟著嘉義的農民一起,帶大家一起現場採集野菜就地野炊,在樹陰下躺在稻草堆裡用餐,跟當地的職人學習如何使用大自然的素材,用稻稈編織成自己的生活器物,希望可以跟大家一起感覺:我們離土地其實這麼的近。
–
≡活動時間|5/26(六) 06:30 – 21:40
≡活動地點|嘉義縣民雄鄉西昌村「呷飽麥」
≡活動名額|限25名(滿16人成行)
≡活動費用|單人NT.3680 兩人同行價 NT.7200
(包含車資 、餐點、旅遊保險、導遊講師費、課程教材、手作材料費)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5/24止
≡報名表單|goo.gl/forms/pxVgwvyq2GhDtvNw1
≡報名資格|性別國籍身份不限,滿12歲以上不怕熱不怕髒,擁有一顆真誠喜愛土地的心的人
≡報名流程|填妥報名資料並匯款完成後至地衣荒物粉專私訊告知末五碼,即可完成報名手續
≡交通方式|遊覽車接送,活動當天06:30於台北圓山捷運站一號出口集合,06:40準時發車
≡行程安排補充
如果有非台北人想參加,想直接約在嘉義的朋友也很歡迎,但因為行程中有規劃遊覽車上的講座跟活動可能就會無法參與到,關於這方面去程或回程的安排,或是費用上調整的等等問題,都歡迎至粉專私訊與我們討論,或在營業時間電洽02-25502270,期待您的踴躍報名,謝謝。
≡參考行程|
06:30-06:40
台北圓山捷運站1號出口集合發車
(車上備有美而美早餐)
06:40-10:40
移動講座|遊覽車帶路人風土講座
(傳統時代的編織生活)
10:40-11:20
抵達嘉義|散步前往田地並參觀田野風光與農民日常
11:20-12:20
農事體驗|採集野菜與協助農夫務農(需要下田)
12:20-13:30
野炊用餐|與農民一同野炊並在田間用餐
就地取材野炊(素食)
13:30-15:30
稻桿編織|實作稻稈編織課程時間
(草墩子實作)
15:30-16:00
成果驗收|最後實作成品驗收與合影留念
16:00-16:40
交通時間|移動至午茶地點
16:40-17:40
島呼冊店|午茶時光與分享交流會
(豆奶冷泡茶+半塊豆腐)
17:40-21:40
交通時間|北上賦歸,預計21:40抵達台北
回程提供便當
–
≡注意事項|
1.由於須在夏天的田野走動,建議自備防蚊與防曬隨身用品
2.行程中有下田的活動,建議攜帶短褲與拖鞋等便於活動的裝備
3.為響應環保,請自備水壺與餐具碗筷,以利進行田間用餐
4.野炊餐點為現場採集的食材製作的素食料理,有特殊原因無法食用者請事前告知
5.請記得攜帶個人需求隨身物品,如行動電源與個人藥品,薄外套或陽傘等
6.活動費用含車資、餐點、旅遊保險、導遊講師費與課程教材等費用,結束可帶走一個自己手編的草敦子
–
≡主辦單位|地衣荒物 Earthing Way
≡合作農園|呷飽麥
≡風土帶路|趴趴兆帶路人
–
■關於趴趴兆帶路人■
趴趴兆帶路人,花蓮師範學院特教系畢業
斜槓人生:老師/帶路人/顧問/奶爸/電商
從2011年起,設計過超過100場小旅行。
台灣各地社區小旅行工作坊講師、顧問。共計超過一百個社區與團隊之講師與顧問。
現為兩個孩子的爸與趴趴兆帶路人
■關於呷飽麥■
呷飽麥農園是位於嘉南平原的嘉義, 農場於95年開始採友善耕作的方法種植稻米。
「呷飽麥」三個字,是來自於鄉下人常常聽到的問候語,也是母親常常在講的一句問候語, 民以食為天,這樣一句簡單的問候語,背後蘊藏的意義卻不簡單,是代表一家子的安定生活。 也因為母親這樣的一句問候語,道盡了農夫看天吃飯的重大意義,因此我們就以這句呷飽麥作為品牌名稱。
從102年開始,在秋季收割之後,稻田開始辦理「稻田裡的饗宴」活動,有控窯 、野炊、 還有採集田邊的野菜等等,這樣的活動 提供一些想從事農業與關心農業的朋友來體驗,體驗農村的生活還有我們稻田裡耕作的種種樂趣 ,也可以享用到我們自己種的米還有水果還有一些野菜。
■實作編織課程「草墩子」小檔案■
以前的農村非常的純樸,也很環保!在塑膠製品還不普遍的時代,農人運用智慧就地取材,來製作有關稻草系列的各種作品,譬如草繩、稻草人、草墩子等等,其中以稻草繩最廣為使用,當做各種綑綁的工具。
「草墩子」就是這次編織課程的部分要為大家教學的,早期是農人在耕作的時候拿來當作坐墊,在過去友善耕作盛行的年代, 大家都是以無農藥、純手工的方式來照顧農作物 ,比如割除雜草或是採收農產品,都必須長時間蹲坐, 農夫們就將稻草物盡其用編製成一個坐墊,這個坐墊就稱之為「草墩子」,它的大小可由稻草數量的多寡來取決!製作時先將稻草一支一支挑選整理,編織時要有耐心的慢慢編織,越細心越漂亮,當地的農民認為,編織草墩子也是一項修身養性的活動!
此次因旅程時間安排有限,會依照每個人的速度做大小的調整,會先以小尺寸可作為鍋墊的大小製作為主,希望能讓大家更順利的完成,期待當天見到大家!農民們也期盼著各位的到來喔!